院长推介
亲爱的考生:
德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基于数智化人才培养理念的经管类专业欢迎你。
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立项建设的会计学专业、数字赋能创新创业能力凸显的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具备国际视野和跨境电商营运技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虚位以待,期待你的加入。
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2004年4月成立的经济管理系,2013年5月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经历了规范化建设、特色探索建设和应用型转型三个阶段的发展,经济管理学院从创办初期的小系成长为今天的大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9人,博士23人,硕士43人,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4个本科专业,其中会计学是山东省“一流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为学校第一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院推进人才培养改革、集聚优势资源打造学科专业特色,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先后承担省部级及以上课题35项,其中国家级2项;教师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69篇,出版各类专著31部,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23项,其中山东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山东省第二届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优秀作品一等奖1项。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批省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3项,出版教材22部;每年平均500余人次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430余项,省部级奖项340余项。2019年底,会计学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立项建设;2022年,第一教师党支部建成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德州学院会计学专业2019年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德州学院重点专业和A类鼓励性专业,有多名教师持有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等技术职称证书。目前建有区块链实训室、ERP会计信息化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VBSE综合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室(今年拟增建财务共享中心实训室)。本专业定位于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备较强会计职业能力、能胜任多个会计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突出数智化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增设了数智化会计方向课程,如RPA财务机器人、区块链会计、财务共享中心、智能财税一体化等。本专业就业面宽,就业岗位广泛,人才市场需求量大,就业选择机会多,往届就业率高,欢迎有志学子报考德州学院会计学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始建于2005年,校级重点专业。依托本专业构建的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为山东省“十二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本专业以创新创业管理、商业数据分析和数字人力资源管理为特色发展方向,在扎实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上,致力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力、数据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上的思维拓展、素质开发、知识传授、能力训养和以就业为导向的科技文化竞赛多项核心教学工作。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人,德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德州学院“天衢英才”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工商管理专业拥有省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山东省高校联盟课程——《创业管理》。建立了拥有一百多台计算机的先进虚拟仿真VBSE综合实验室,可满足仿真教学的要求。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余项,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形成了良好的“以研哺教”的专业氛围。
德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于2004年,属于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扎实,被德州学院划归为A类鼓励性专业,是德州学院校级重点专业、首批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目前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字贸易方向)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升本三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适应国家改革发展要求,植根德州,面向山东,融入京津冀,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掌握经济学以及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认识与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掌握兼具传统国际货物贸易和新型跨境电子商务及数字贸易人才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政策法规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经济贸易(服务领域),从事外贸工作(职业领域)的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团队专业基础扎实,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及副教授8人,博士9人,专业课教师硕博比达到100%。
德州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设立于2009年,现有专职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1人。本专业适应国家发展和建设需要,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调查、市场分析、数字化市场策划、数字化市场推广等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从事市场营销及经济管理工作的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知识+能力”、“理论+实践”、“校内+校外”复合应用型人才。